2025校园开放日|学姐亲述:从 “职场迷茫”到 “思维清晰”,中德双学位MEM如何帮我破局?

来源: 华东理工MEM    作者: 原作者    责任编辑: 王威林     07/28/2025

2693


学姐简介

杨亚鸣 2023级MEM中德双学位班

本科为工科专业

目前已工作9年

历经外企、民企、再回外企

曾任物流专员、项目经理,现为主数据专员



01

考研动因与择校原因


2022年疫情期间,我正处于从民企回到外企的转折点。工作多年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是否要继续深造?是否对当下的状态感到满足?面对焦虑和迷茫,我意识到学历提升是内心一直未曾放下的课题。

我向往留学,也渴望拓展国际视野,但已身处职场,无法轻易离开工作。在多方权衡之下,中德双学位MEM成为我最合适的选择。它既不割裂我原有的工科背景,又能系统补充管理知识;既有双学位的含金量,也兼顾在职学习的灵活性。

更重要的是,项目背靠获得EQUIS认证的商学院,课程国际化程度高,教学质量有保障。华理与柏林工业大学的联合培养路径,为我打开了通往更高视野的入口,也让我逐步坚定了进修读研的决心。



02

课程体系与学习收获

在中德双学位MEM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课程内容主要由商业模块、科技模块与跨文化模块构成。



01

商业模块

在商业模块中,战略管理、管理学、公司财务与管理经济学帮助我构建起企业运作与决策的整体视角。我逐步理解了公司架构背后的逻辑、员工行为的管理方式,以及投融资手段与资本风险控制的原理。

课程不仅让我学会看懂企业财报,更让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战略制定的过程。


02

科技模块

科技模块是最贴近我工作实践的部分,也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在华理期间,我们打下运筹学、系统工程、工程伦理与工程经济学等基础;在TUB,则进一步深入工业4.0、系统产品开发、质量管理与制造规划。

这些内容不仅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与工程判断力,也让我对未来产业转型中“数字化”这一命题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03

跨文化模块

在跨文化模块中,我们接受全英文授课,与德方教授面对面交流。我曾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参与工业4.0现场教学,亲历德式课堂氛围与设备展示。项目中还包括英文辩论、行动学习与沙盘推演等多种形式,要求我们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企业模拟中,提升了我在跨文化沟通、英文表达及项目协作中的综合能力。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门课程——沙盘推演。我们通过抽签获取不同任务目标,再将目标拆解成可执行的策略,每一步决策都需依托理论知识进行推导。一旦判断错误,就会带来“经营损失”。这个过程让我真切感受到理论与实战之间的密切联结,也在团队配合中获得了成就感和信心。


03

“知行合一”的项目实践

对我来说,学习的价值在于如何真正落地应用。在中德双学位MEM的课程体系中,项目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了两个对我职业发展具有直接推动力的实战项目。



01

Well House 周期优化

我运用了系统工程的分析与预测方法,识别现有流程中的问题,并结合运筹学进行建模,最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项目中,我也深入应用了Lean管理的理念,以及制造与生产计划相关的课程内容,为所在企业带来了流程效率的提升。


02

智能助手平台的搭建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重复性的问题与沟通阻碍。我以Python和所学的大语言模型知识为基础,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内部问答平台,实现了对工作问题的快速响应和自动处理,减少了跨部门沟通成本,也提升了团队协同效率。



04

总结与寄语


回顾这段学习旅程,对我而言,中德双学位MEM不仅是知识体系的再构,更是对思维方式与自我认知的重塑。从系统工程到项目建模,从工厂模拟到流程优化,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践都切实推动了我的成长。

在华理,学习之外还有一种力量,来自不断“进阶”的精神。我始终记得,华理校园里每一级台阶都刻着鼓励前行的话语,那也是我在读研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的方向。

我想把这段经历总结为一段持续推进的过程。正如丘吉尔所说: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并不可怕,唯有持续向前的勇气才真正重要。

对我来说,读研并非终点,而是让我在困顿中看见了另一条出路。在华理,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也重新获得了面对未来的信心。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MBA教育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MBA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MBA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不保证向用户提供的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外部链接指向的不由本网实际控制的任何网页上的内容,本网对其合法性亦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国MEM教育网 问题反馈平台

您的身份

  • 院校老师
  • 备考生
  • 其他用户

如何称呼您

  • 先生
  • 女士

您提交的反馈意见

您的联系方式

您的每一个有效信息都至关重要
服务热线:010-8286 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