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限”理念回应时代之需
钱旭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探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华东师范大学以“超限”理念回应时代之需,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超限”理念是指超越局限、界限和极限,超越离散知识点、单一思维模式、单一思维体系,用“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培养拔尖人才、推动科研创新。在教育实践中,重点强调“重思维、超学科”。以“超限”理念回应时代之需,就是以卓越育人引领教育模式跃迁、以卓越学术推动科研范式转型,探索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高校建设新范例。具体来看,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强化“超越知识点的思维教育”,完善卓越育人体系。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曾提出意味深长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必须回应的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应当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把拥有健全的思维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突破口。健全思维是走向卓越的基础,其中,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这四种思维单元能组成无数思维体系,就像四种碱基单元组成了无数生命基因。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着力建设以“思维导向、前沿导向、英才导向、研究导向”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凸显思维训练、前沿知识融入、研究能力培养和智能技术深度运用,探索超越知识点传授、超越学科专业的卓越育人模式。目前,已建成少而精、博而通,超越知识点,以思维训练为特色的“金字塔型”超学科通识课程体系,以科技、人文、艺术三大模块课程为底座,以“经典阅读”课程群(以《共产党宣言》《道德经》《几何原本》《量子史话》四门经典导读课为代表)作为塔腰,以揭示思维模式重大转折和变化的“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课程群”为塔尖。借助“双创”教育,持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将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精神锤炼有机融入育人生态。同时,加强教育效果评价环节的引导作用,探索建立“超越知识点、以思维水平评价为核心”的开放性考察考核机制。搭建思维教育虚拟教研平台,建设思维教育的理论策源地、改革试验田,推动形成“超限思维”培养的中国方案。
二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探索“超限育人”未来形态。当前的人才培养注重融会贯通、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亟须突破知识和学科的界限。华东师范大学尝试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探索建立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创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不断推动交叉学科优势转换为育人优势。加大与企业、研发机构联合建设培养机构、联合培养高端人才的推进力度,联合科技领军企业拟定项目清单,试点设立项目制招生和培养单元,打破按一级学科设置招生培养的限制,在校企科研攻关中更新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模式,建立快速响应的紧缺急需人才培养机制。实施“超学科”项目化育人,还应当聚焦未来5~10年甚至更长远的前沿科技、产业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破学制限制、专业限制、学分认定限制、学位授予限制,开展未来大学“超限育人”形态的前瞻性探索。
三是以“超限制造”为范式,推动科研模式深刻转型。从“超限”理念出发,我们于2018年9月正式提出“超限制造”概念,2019年12月被批准为上海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020年9月,“超限制造”被列为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须强化突破的15项战略前沿技术之一,2021年10月在纪念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Science专刊发布“超限”理念与制造方面的研究进展,2023年4月,“超限制造”专项下属课题参加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斩获最高奖。我们还据此建立“幸福之花”超学科发展框架,推动高质量学科跨界、交叉、融合和超越。按照“超限制造”面向未来、原创集成、多维辐射、引领变革的范式,华东师范大学强化有使命、有组织的科研,将主要科研方向聚焦世界科学前沿和未来重大需求,以“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梯队研究、战略导向研究和冷门绝学研究”为导向推动学术研究卓越发展。积极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布局一批重要领域科研创新平台,主动对接国家实验室重大科研任务攻关,开展重大专项筹划与实施,支持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探索建立基础研究特区和交叉研究特区,倡导通过发现既有规则的底层逻辑和局限,回到源头重塑规则;同时转变科研成果评价模式,以是否解决科学难题尤其是“卡脖子”难题、是否具有持续的创新策源能力、是否向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有效转化等标准来评价学术成果的质量和贡献。
总之,我们相信“唯卓越方可立足、不超限无以卓越”,积极探索从“超限制造”走向“超限教育”,努力推动构建不断走向卓越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建设模式。